您现在的位置是:极客基地 > 教育
党史小故事:一盏永不熄灭的马灯
极客基地2025-11-05 01:47:45【教育】5人已围观
简介在波澜壮阔的党史长河中,那些看似微小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。1934年深秋,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,三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。临别时将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,这个"半条
在波澜壮阔的党史的马灯党史长河中,那些看似微小的小故熄灭故事往往蕴含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。1934年深秋,事盏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,党史的马灯三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。小故熄灭临别时将仅有的事盏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,这个"半条被子"的党史的马灯故事,至今仍在诉说着共产党人与人民血脉相连的小故熄灭初心。
马灯照亮的事盏不仅是山路
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,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党史的马灯马灯。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茅坪八角楼办公时,小故熄灭这盏灯常常彻夜不熄。事盏微弱的党史的马灯灯光下,《中国的小故熄灭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《井冈山的斗争》等光辉著作相继诞生。当我们凝视这盏马灯,事盏仿佛能看到真理的火种如何穿透黑暗,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。

从"半条皮带"看信仰的力量
过草地时,红军战士周广才的干粮袋里只剩下一截牛皮腰带。战友们劝他吃掉时,他却说:"这是胜利后证明我们是红军战士的证物啊!"这截被珍藏到革命胜利的皮带,如今在国家博物馆静静诉说:比饥饿更强大的,是共产党人钢铁般的信仰。

小故事里的大历史观
这些党史小故事之所以动人,在于它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揭示了最深刻的真理。朱德的扁担不只是劳动工具,更是官兵平等的象征;张思德烧炭的窑洞不单是工作场所,更是"为人民服务"精神的永恒坐标。当我们把无数这样的故事串联起来,就构成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本。

当代启示录:故事背后的精神传承
在云南怒江,扶贫干部高德荣三十八年如一日背着药箱走村串寨;在贵州平塘,南仁东用二十二年青春铸就"中国天眼"。这些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故事,与党史中的小故事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。它们都在证明:真正的共产党人精神,永远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每个时代的实践中。
读这些党史小故事,最深刻的感悟是:伟大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。就像那盏八角楼的马灯,它可能不如探照灯明亮,但正是这点点星火,最终汇聚成改天换地的旭日朝阳。当我们把书页间的故事转化为心中的信仰,这些故事就真正活在了当下,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永恒灯火。
很赞哦!(23)







